11、李少穆是我國報紙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個職業攝影記者。
12、1923年,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正規新聞教育機構——北京平民大學新聞系成立,該系設置的課程中有“照相制版術”,每周授課一學時。
13、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1927年1月20日漢口《民國日報》刊登了一幅照片,署名為“本報攝影部攝”,這被看成是我國無產階級報刊史上的最早的新聞攝影機構誕生的標志。
14、1956年12月,中國攝影學會在北京成立,《中國攝影1957年4月創刊》和《大眾攝影》(1958年7月創刊)。
15、傳真按其發送原稿性質的不同,可劃分為真跡傳真、照片傳真和膠片傳真三大類。
16、在1988年2月揭曉的第31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中,楊紹明拍攝的“退下來以后的鄧小平”(圖7)獲得了新聞人物系列照片的三等獎,實現了中國新聞攝影記者參加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獲獎零的突破。
17、1996年第39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中,李楠拍攝的《山東聊城少兒雜技學校》獲藝術新聞類單幅一等獎;曾年拍攝的《中國殘疾人雜技團》獲藝術新聞類系列二等。2000年第43屆新聞攝影比賽中,王搖以《重返舞臺的陳愛蓮》組照,獲得“藝術類”系列一等獎,這些均應該說是可喜的成就,世人看到中國的新聞攝影正在走向世界舞臺。
18、現代攝影用鏡頭有標準鏡頭、廣角鏡頭、長焦鏡頭、變焦鏡頭、以及特殊用途、特殊設計的各種鏡頭等多種,結構也各不相同。
19、鏡頭成像的原理:鏡子頭成像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鏡聚光成像的原理。
20、一個清晰的點。這個清晰的點,就是焦點,由焦點到鏡頭中心的距離就是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