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取影器:取景器的作用有三個:一是觀察被拍攝景物;二是用于界定拍攝景物記者最常用的相機(圖1—14)其優點是
(1)體積較小,分量較經,便于攜帶。
(2)所用膠卷為畫幅36毫米×24毫米的135底片,常見的有24張、36張等多種包裝,可根據拍攝需要選擇使用,如使用36張膠卷,則可省去換膠卷時間,適合新聞攝影無暇換膠卷的特點。
(3)現代135相機多配有多種可置換鏡頭,從廣角、中焦、長焦到各種變焦一應俱全,可根據不同拍攝需要隨時更換這也符合新聞報影的特點。
(4)135相機鏡頭有效口徑大,感光力強,對不同光線適應能力強,在光線較暗又不能或不準使用光燈的情況下,仍能拍攝。
(5)135相機胸采用焦平快門,最高快門速度可達數千分一秒,能滿足新聞攝影拍攝高速動體的特殊需要。
33、數碼相機,也叫數字式相機是數字技術與照相機原理相結合的產物。數碼相機采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電子耦合器作為圖像傳感器把光線轉變為電荷(光電轉換),再通過模(擬)—數(字)轉換器芯片將模擬信號輕換成數字信號,并經壓縮后存儲在相機內置的存儲器內或存儲在存儲卡上。
34、數碼相機則采用數字方式將影像信息存儲在數字存儲器或存儲卡上。
35、單位面積像素數量越多,則影像質量越高,反之,影像質量則低,像素數量是衡舊數碼相機和數碼質量的最主要因素。
36、中焦、長焦、望遠鏡頭是按焦距長短劃分的。其中焦鏡有焦距為75毫米、90毫米、100毫米、135毫米的鏡頭,長焦鏡頭有200毫米、300毫米的鏡頭;望遠鏡頭則有500毫米、1000毫米的鏡頭。
37、使用變焦鏡頭,一般應先調焦,后變焦。
38、不要上快門弦,應使快門松弛。
39、為保護鏡頭的調焦功能,應將焦距調在∞處。
40、1826年,法國人民尼普斯用瀝青加上熏衣草油(感光物質)涂在鉛錫合金版(片基)上,拍攝了第一幅永久性照片《窗外的影物》這種拍攝被稱為陽光拍攝法,曝光時間約8小時。這張照片又叫《鴿子窩》(圖1—2)。